1. 卓玛运势网首页
  2. 星座

阿凡达的英文名,阿凡达的英文名是什么

阿凡达的英文名

Avatar为什么会翻译成「阿凡达」?因为这是詹姆斯·卡梅隆导演定的。

Avatar 译为“阿凡达”确实

不合常规

只是在

影片本身的现象级成就

面前,这个问题变得无足轻重了。

引进片的译名,对于

普通电影

宣发效果影响很大。

但对于堪称

影史里程碑

的巨作,那就只是个符号。

不论叫“阿凡达”,叫“阿瓦塔”,还是叫“化身”,叫“替身”,叫“天神下凡”,甚至起个和原名没多大关系的标题比如“异次元战神”…… 都改变不了它的影史地位。

很多著名影片引进时是另起标题的。比如在大陆市场

The Matrix 叫成“黑客帝国”

Inception 叫成“盗梦空间”

Mission: Impossible 叫成“碟中谍”

The Bourne … 系列叫成“谍影重重”

通常,只有涉及

人名地名物名族名

以及各种“字面含义不明显的专有名称”时,才

有可能

音译。

只是“有可能”,实际上“另起标题”还是很常见,比如《谍影重重1》不叫“伯恩身份”,《寻梦环游记》不叫“可可”,《金刚狼3:殊死一战》不叫“罗根”。

正因为有这样的惯例存在,当年很多观众以为潘多拉星球上的原住民就叫“阿凡达”,尽管在电影里它指的是

通过心灵连接由人类控制的混血生命体

在电影问世前,avatar 这个词在英语受众看来是

有特定意义

的,并非

含义不明的音节代号

这个词源自梵语 ?????,已进入英语并衍生出相关含义。就如同来自梵语 ??? 的借词“魔”属于汉语词汇一样,来自梵语 ????? 的借词 avatar 也早已出现在

英语词汇

中了。

某种程度上看,Avatar 译成“阿凡达”,就有点相当于

《终结者》Terminator 译成“泰米内特”

《铁血战士》Predator 译成“普列德特”

《异形》Alien 译成“埃里恩”

《变形金刚》Transformers 译成“特兰斯弗默”

《银翼杀手》Blade Runner 译成“布雷德兰诺”

或者反过来

《战狼》英语译成 Zhanlang ……

这些说法在影片里都是“专称”,但却不像“敦刻尔克”Dunkirk 、“阿丽塔”Alita、“哪吒”Ne Zha 那样在母语受众看来也

只是个名字

按照引进影片的翻译惯例,前面那类通常都会起个“可理解的”译名。因此我们会看到作为“复仇者”的“钢铁侠”,而不是作为“阿文者”的“艾伦曼”。

那么 Avatar 最初为什么译为“阿凡达”呢?

假如是版权方硬性规定要音译的话,为什么大陆以外其它华语地区可以不音译呢?

况且,即便是版权方的要求,作为商业电影而非作者电影,也必然会结合市场考虑,不可能没有任何动机就拍脑袋决定。

最终采用这版标题的初衷,更有可能是:

为了体现“异域感”

正如前面提到过的,avatar 这个词最初来自

梵语

,对于英语母语者而言,相比

固有词

以及常见的

法语拉丁语借词

,借自梵语的 avatar 最初是有些“神秘感”和“疏离感”的。

不过,这种感觉,和汉语母语者看到“阿凡达”三个字的感觉

并不相似

英语里的 avatar 早在

80年代

就开始

术语化

,后来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日常化

了,尽管母语者仍然觉得它是“外来词”,但却不再会觉得它是“生词”了。

在网络游戏中,它可能是“虚拟角色”。

在社交媒体中,它可能是“用户头像”。

在客服系统中,它可能是“聊天机器人”。

而绝大多数汉语母语者,在最早听说到《阿凡达》电影之前,对这三个字的感觉完全是陌生的,和

从未见过的人名地名

没有任何区别。

“泰坦尼克号”有个“号”字,配上海报还大概能猜出是轮船的名称。而“阿凡达”这个标题对于还没看过电影的人而言,

信息量几乎为零

。当年上映时宣发都是以

《泰坦尼克号》、卡梅隆、金奖导演、3D、革新影史、视听盛宴

等各种关键词去铺的,映前靠

超高预期

,映后靠

炸裂特效

,口碑迅速发酵,才硬生生将“阿凡达”三个字打造成顶流热词。

现今人们之所以不再觉得陌生、难记,唯一原因是《阿凡达》影响力实在太深远,单枪匹马凭一己之力火爆出圈,即便是路人也无数次看到过这个名字了。

只不过,没具体了解过影片的路人,仍然很可能认为海报上的蓝皮肤外星人都叫“阿凡达”。

阿凡达的英文名,阿凡达的英文名是什么

本文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yf.com/122655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