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卓玛运势网首页
  2. 八字

金钏之死,金钏

  白金钏为曹雪芹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是王夫人房中的丫鬟。书中宝玉和金钏调笑的时候,被王夫人看见,王夫人打了她一个耳光,并要将她遣出贾府,她不堪屈辱投井自尽。那么你想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位白金钏吗?

白金钏——红楼梦中跳井自杀的丫鬟
白金钏——红楼梦中跳井自杀的丫鬟

白金钏——红楼梦中跳井自杀的丫鬟

  白金钏角色介绍

  金钏的正式出场是刘姥姥去后,周瑞家的回王夫人话找到梨香院时,与香菱(此时是英莲之名作古的开端)一起出现。此前收养林黛玉一段,拜见二舅舅的时候,曾有见一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是金是玉、是霞是云并未做介绍。

  出场便如画如描向内努嘴,一副虑事的样子,又多少有些顽皮。此处应是香菱正文,偏以她做陪。

  再出场就是老爷叫宝玉,他浑身打颤地蹭过去时,金钏在明知老爷今天喜欢的情况下对他的奚落:我这嘴上才擦的胭脂,这会可吃不吃了?

  出来时逃过劫难,向金钏伸伸舌头,一副小儿女一起长大,天天玩在一处的样子。

  清虚观看戏,王夫人未去,而他跟了凤姐去。可见是个开朗、爱热闹的。

  其中还有一段写及湘云送戒指,概取她地位与鸳鸯、袭人之流属于一等。

  金钏的正面描写出自宝玉那次不明不白的祭奠上。合家热闹之时,清洁井台之上,茗烟奇巧乖觉之语,终于给金钏的生命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不枉此生,不枉因他而命入黄泉。

  金钏所行虽有欠妥之处,然自始至终给人以不谙世事,天真烂漫的印象。投井自杀的结局也就更点明其人刚烈、其质清洁。

  金钏之名正与宝钗相对,小红之名正与黛玉相对。何也?由小说交代可知,金钏本姓白,即白金钏,正可与薛宝钗三字相对。小红本名红玉,乃林之孝之女,即林红玉,正可与林黛玉三字相对。白,雪之色也,金与宝均示其贵。林与林同姓,玉与玉重名。钗为头簪,钏为手镯,都是女子首饰之物。点唇用红,画眉用黛,皆系妇人化妆用品。这样的对映关系,不可谓不巧妙啊!

  在小说中,袭人、晴雯、金钏、小红,俱为钗、黛的影子人物。袭人、晴雯,作为钗、黛的一对外影,对映了她们各自性格的正面;而金钏、小红,作为钗、黛的一对内影,则照出了她们性格中的另外一面。作者此种设计,亦是《红楼梦》之风月宝鉴性质,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一种直观体现。

  从金钏之死看王夫人的真慈悲!

  王夫人撵金钏一事一直被人诟病,尤其是后来金钏跳井而死,更是让王夫人成为了千夫所指的刽子手。

  今天让我们看一下,王夫人撵金钏到底是不是真的错到永世不得翻身的程度,王夫人的慈悲到底是真是假。

  金钏被撵情节按时间顺序一共几个小情节:

  宝玉给金钏吃香雪金丹;宝玉拉金钏的手说和太太讨她,大家在一处;金钏说不用忙;金钏撺掇宝玉去东小院子拿环哥和彩云。

  看后面故事的发展我认为王夫人没有真睡着,只是假寐。

  前面宝玉和金钏对话、拉手王夫人都没有发作,作为母亲了解自己的贴身丫鬟,也了解自己的儿子,略有拉扯都属正常。

  一直发展到金钏撺掇宝玉去东小院子拿环哥和彩云,王夫人才发了脾气翻身起来,照金钏儿脸上就打了个嘴巴子,指着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

  为什么金钏的这句话会让王夫人大发雷霆?

  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读者朋友有没有想过环哥和彩云在做什么?

  在《红楼梦》的价值观里,男子应该读书仕进,女子应该井臼纺织,宝玉不喜读书,整日与丫头们混在一起,已经让大家头痛不已,这里金钏又叫宝玉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王夫人指着骂道:下作小娼妇,好好的爷们,都叫你教坏了

  王夫人骂的有错吗?打个比方,不甚恰当,您将就看:如果您是母亲,家里的小保姆撺掇您上高中准备考大学的儿子去看不该看的视频,您会怎么做?

  如果您是小保姆,撺掇人家的儿子去看不该看的视频,心里知不知道人家母亲知道了会开除你?

  那时候主子对奴才操生杀大权,气头上的王夫人只是撵她出去,已经做的很善良慈悲了。

  自己身边的丫头竟然调唆家族寄予厚望儿子做这样下作的事情,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王夫人固然是个宽仁慈厚的人,从来不曾打过丫头们一下,

  今忽见金钏儿行此无耻之事,此乃平生最恨者,故气忿不过,打了一下,骂了几句。

  虽金钏儿苦求,亦不肯收留,到底唤了金钏儿之母白老媳妇来领了下去。

  慈悲的王夫人作为愤怒的母亲气忿不过才打了一下,骂了几句,不肯收留有错吗?

  后来金钏投井死了。

  王夫人说起撵走金钏的原因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

  有读者说王夫人撒谎,读者朋友您要搞清楚,说弄坏东西被打被撵是给她盖盖脸,在那个诲淫诲盗的时代,如果王夫人说金钏调唆宝玉,去捉环儿和彩云的奸,我气不过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别说死了的金钏颜面无存,就是活着的玉钏和金钏,玉钏的母亲家人有何颜面在贾家立足?撒的这个小谎同样是王夫人的慈悲。

  金钏死后,凤姐请王夫人增一个丫鬟补金钏的缺,王夫人听了,想了一想,道:依我说,什么是例,必定四个五个的,够使就罢了,竟可以免了罢。

  凤姐笑道:论理,太太说的也是。这原是旧例,别人屋里还有两个呢,太太倒不按例了。况且省下一两银子也有限。

  王夫人听了,又想一想,道:也罢,这个分例只管关了来,不用补人,就把这一两银子给他妹妹玉钏儿罢。他姐姐伏侍了我一场,没个好结果,剩下他妹妹跟着我,吃个双分子也不为过逾了。

  王夫人没有给自己补丫鬟,而是把原该金钏的份例,给了玉钏,而且明确解释说他姐姐伏侍了我一场,没个好结果,剩下他妹妹跟着我,吃个双分子也不为过逾了,在别人避讳没有提的情况下自己提起来,不忍之心、内疚之意完全不遮掩,她的慈悲善良还需要说别的解释吗?

  很多读者和研究者在认定了王夫人伪善的情况下,硬是把这一情节也当成诋毁的证据,说王夫人这样做是为了笼络人心,真是欲加之罪。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人笼络人心都是有目的的,要么为了获得支持壮大自己的势力与敌人进行对抗,要么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已有地位,最虚无的理由也应该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吧,那王夫人的笼络人心目的是什么呢?

  《红楼梦》里的王夫人是一个慈悲善良的家长,请抛弃成见,用情境代入的方式理解她作为家长和母亲的苦心。(风水www.azg168.cn)

  金钏之死如何成了奇谈

  王夫人选择薛宝钗做贾宝玉的妻子,除了自身的利益考虑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性格和道德取向的一致性。

  小说第三十二回,就鲜明的表现出这一点。在面对金钏之死的时候,王夫人和薛宝钗都在用谎言来交流,而且交流的效果却非常不错,甚至可以说是心心相印。

  金钏被王夫人撵走,投井而死。这件事情,舆论的矛头是很容易就指向王夫人的。这对于王夫人来说是不利的。且看王夫人如何向薛宝钗解释这件事情以及薛宝钗的回答。

  王夫人点头叹道:你可知道一件奇事?金钏儿忽然投井死了!宝钗见说,道:怎么好好儿的投井?这也奇了。王夫人道:原是前日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两下子,撵了下去。我只说气他几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

  首先,金钏之死的原因,被王夫人扯成了奇谈,所谓一件奇事。金钏怎么死的,王夫人其实最清楚。曾经金钏被撵走的时候,说过一句话:我再不敢了!太太要打要骂,只管发落,别叫我出去,就是天恩了。我跟了太太十来年,这会子撵出去,我还见人不见人呢!金钏的意思很明白,要打要骂都可以,只是别撵我,撵我出去,我就没活路了。可是,王夫人念及此了吗?没有。所以,王夫人最该知道金钏为什么要自杀了,是因为没脸活在这个世界上了。可是,王夫人公然用奇谈怪论来掩盖金钏的死因。

  其次,紧接着,薛宝钗回应了。我不得不说,这回应是何等的沉着和冷静。薛宝钗听见金钏之死,并没有什么激烈的反应,而是很平静。这对于一个年轻的大家小姐来说,确实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不但冷静,而且接得很好,是启发式的。姨妈既然说金钏之死奇怪,那么,到底奇怪在那里呢?你老人家只说奇怪,不说奇怪在那里,是不能服众的,或者说是不能满足大家的好奇心的,也是不能平息舆论的,毕竟,是死了人的呀,金钏再是个丫头,毕竟也是条命呀。

  第三,于是王夫人顺着这个启发,继续信口雌黄,原来是金钏把王夫人的一件东西弄坏了,被打了几下,撵走,不想这丫头气性大,自己想不通,一念之差,就投井死了。

  原本是因为和贾宝玉玩笑几句被撵走的,现在变成了弄坏了一样东西。妙啊。既然是弄坏了一样东西被责骂一下就去寻死,问题就不在王夫人身上了,而在金钏身上了。

  但是,薛宝钗对于姨妈的回答还不是很满意的,王夫人的学识智商,那能跟薛宝钗比呢?于是:

  宝钗笑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是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傍边儿玩,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玩玩逛逛儿,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

  请注意,薛宝钗不仅冷静,而且能够在谈论一个人的生死时谈笑自如,这显然比王夫人有修养得多。而且,薛宝钗继续提醒姨妈,您说金钏是因为弄坏一件东西去死是不符合逻辑的。这么说,毕竟还是跟你有关呐,会不会是金钏在您这里拘束惯了,一时出去,贪玩,不小心失足掉到井里淹死了呢?但是,她也不能让王夫人过于没面子,又说,退一步,即使如姨妈所说是气性大投井死的,那么说明金钏自己糊涂,也跟姨妈您扯不上关系了。

  这样的解释,实在合情合理。

  于是,一个被逼冤屈而死的生命就成为不必任何人对她的死负责的自己想不开或者不小心淹死的事件了。

  好一个心心相印的姨妈和侄女,你说,王夫人能不喜欢薛宝钗吗?就这样一句话,王夫人陡然卸下了道德指责的负担。于是,变得轻松起来:

  王夫人点头叹道:虽然如此,到底我心里不安!宝钗笑道:姨娘也不劳关心。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了主仆之情了。

  好一个点头叹道。王夫人是叹金钏?不是,是赞叹薛宝钗对于自己的理解和反应敏捷呀,帮她解开了一个大难题,一句虽然如此,说明王夫人接受了这样的解释,进而虚伪的表个态,表明自己的仁慈。而薛宝钗呢?继续点题,告诉姨妈,金钏死了,人死不能复生,金钏家缺的不是人,是钱,多赏钱就可以圆满。果然,王夫人不仅给了金钏家五十两银子,后来,更在薛宝钗的启发下,把金钏死后空缺的工资给了她妹妹玉钏,这下,可是长效机制——涨工资,于是玉钏也感叹王夫人的大恩,跪下谢恩了。我们可以想象,其家人肯定也是谢恩的,即使金钏活着,也赚不了这么多呀。这孩子,死了强如还活着呀。

  这是金钏家想要的结果,也是王夫人和薛宝钗想要的结果呀。

  于是,一场金钏被逼而死的悲剧,就在王夫人和薛宝钗心心相印的谎言编织下成为了奇谈。而在奇谈下面,是一个女孩子被逼被侮辱走投无路而投井自杀的残酷现实。

  王夫人要不喜欢薛宝钗,可能吗?

本文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yf.com/685373.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