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卓玛运势网首页
  2. 八字

柯尔克孜族的民族文化特点,柯尔克孜族的民族文化

  柯尔克孜族信仰的是什么教呢?柯尔克孜族丧葬文化是怎么样的呢?柯尔克孜族的文化特色是是什么?古老的柯尔克孜族文化有哪些呢?下面是有关柯尔克孜族的民族文化的相关文章,快来看看吧!

柯尔克孜族的民族文化
柯尔克孜族的民族文化

柯尔克孜族的民族文化

  柯尔克孜族性格的服饰文化

  柯尔克孜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少数人从事农业、手工业,基本是一个传统的畜牧民族,而柯尔克孜族服饰与其畜牧民族的特点有着很大的共通之性。

  柯尔克孜族服饰与其居住的客观环境的生态气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具有草原民族的共性及民族特色,完美的体现了柯尔克孜族人开朗热性的民族性格。

  柯尔克孜族服饰的样式

  柯尔克孜人服饰的式样及取材,受经济生活的影响,穿着多取自牲畜的皮毛,这样既可御寒又可就地取材。男子一般上穿白色绣有花边的圆领衬衫,外穿用羊皮或蓝色、黑色棉布做成的夹拌,腰系皮带或绣花的布腰带。老人冬季喜穿皮裤,脚穿皮靴或自制的叫做乔勒克的轻便船形鞋。

  柯尔克孜族未婚女子头戴红色金丝绒圆顶小花帽或用水獭、旱獭皮做的顶系珠子、缨穗、羽毛的红色大圆顶帽,身穿连衣裙或长裙,裙外罩坎肩。中老年妇女多披白色长头巾、身穿蓝、黑色上衣和大衣。柯尔克孜族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穿坎肩。这些坎肩前胸和衣边部绣有花纹图案,缀有各种金属饰物。老年人的坎肩只是为了取暖,一般以羊羔皮做成。

  柯尔克孜族男子服饰

  柯尔克孜服装的形式,一般说来,男子上身穿白色绣花边的圆领衬衫,外套羊皮或黑、蓝色棉布无领长夹袢,也有用驼毛织成的,袖口黑布沿边。系皮腰带,带上拴小刀、打火石等物。还有一种竖领、对襟短上衣也是牧民常穿的。下身穿宽脚裤,高筒靴,或用牛皮裹上,称为巧考依鞋。推荐阅读:傈僳族的舞蹈文化

  

  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

  猎鹰起源于东方,至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 驯鹰的习俗是口头流传下来的,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但是柯尔克孜族民间却一直保留了几千年的口头驯鹰绝学。驯鹰和捕猎需要极大耐心和精力,现在已经没有人愿学了。鹰性情凶悍,桀骜不驯,一般人都是从雏鹰开始喂养,逐步驯化。但它费时费工,驯出的鹰过于娇弱,缺少野生鹰的攻击力。 真正的驯鹰人直接捕捉成鹰驯养。难度虽大,但一旦驯化,威力加倍。”自家驯养的上百只猎鹰。每当冬季出猎,柯尔克孜族驯鹰手身跨骏马,手托凶猛的猎鹰奔驰于山林草原之间,必会有所收获。

  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南脉腹地的阿合奇县地处高寒山区。北部天山南脉,南部喀拉铁克山,中间夹着狭长的托什干河谷。河谷山麓地带,夏秋季节水草丰美,为猎鹰准备了足够的兔子、老鼠甚至狐狸等美食。世居在此的柯尔克孜族人和他们的猎鹰都在这里找到了乐土。

  自古至今,猎鹰都是柯尔克孜族牧民的家庭一员,在鹰被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后,他们更是为家里的猎鹰登记了户口。

  阿合奇县苏木塔什乡是中国文化部命名的猎鹰之乡,全乡400多户牧民,几乎都会驯鹰捕猎,牧民们希望继续驯养猎鹰,但又不想触犯法律。

  新疆阿合奇县的柯尔克孜族驯鹰老艺人,打鹰、熬鹰、驯鹰、放鹰、玩鹰、猎鹰走私等诸多知识,深入

  猎鹰第一乡专心研究 过程历时七载。阿合奇县是柯尔克孜族聚居的地方,柯尔克孜族占近百分之八十。由于这里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原始的猎鹰驯养方式,因此又被誉为中国的猎鹰之乡,当地柯尔克孜族也被誉为鹰王。猎鹰之乡的由来。"1991年英国驯鹰专家安德鲁在来到阿合奇县苏木塔什乡考察驯鹰技艺时说,世界上,猎鹰的故乡在阿合奇县的苏木塔什乡。而苏木塔什乡的400多户牧民,家家养鹰驯鹰捕猎,是名副其实的驯鹰的故乡。每到冬季,苏木塔什乡云集着数百只驯鹰,举行长达数日的猎鹰捕猎比赛,那妙趣横生和令人惊心动魂的场面,胜过到西班牙看斗牛。”

  

  柯尔克孜族葬俗文化

  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家庭里,人死后把埋体(遗体)洗净,用白布把全身缠住,用素色布覆盖,头朝西放在房内的帐帘里。家中的妇女面朝西边哭边唱,历数死者的生平善举。亲友则带财物前来吊唁,诵经示哀。

  埋体在家一般停放一天,最多不超过三天。葬礼在清真寺举行,由阿訇念经致悼词后,即用塔吾提(抬尸的木架)或骆驼把尸体送往墓地土葬。埋葬时,死者头向北,脚向南,面朝西。

  吊唁者进房后诵经示哀,死者家属在房内边哭边唱迎客,死者的男孩子在门前边哭边唱迎客。富有人家死了人要请毛拉念经。死尸最迟三天后即埋葬。埋葬地点一般是在住地的附近,但也有长途运送到家乡去埋葬的,送葬时死者女家属唱葬歌。埋葬时用塔布特(抬尸的木架)或骆驼把尸体送到坟地,挖一个坑,坑旁另挖一套坑,把尸首放进去,头朝西方,掩埋好,上面修筑一隆起的墓。

  出殡时,只男子送丧,女子不送丧。死者的家属要为死者服孝,死者的妻子要穿一年黑色衣服;在死者死后的一年内如家中来了客人,或者来了亲友,都要哭唱葬歌;搬家时,在走近阿寅勒前,也要哭唱葬歌。死者死后三日、七日、四十日、一周年都要举行乃孜尔,以寄托对死者的缅怀和哀悼之情。居丧之家,一年内不能举行婚礼和其他文娱活动。

  送葬者回来以后,即开始追念死者,称为小乃孜尔(祈祷超生之意)。在这个时候,将死者的衣服送给洗尸者、运尸者及埋葬者。有钱人家给念经毛拉送绵羊或山羊。四十天举行大乃孜尔,亲戚朋友都要来,富有人家还要请毛拉举行很大的追悼大会。一周年时,有的人家还要作一次阿西。居丧时,一年内不能举行婚礼和其他文娱活动,女人不能出嫁。

  另外,对于婚礼和丧葬,塔城地区和黑龙江省富裕县的柯尔克孜人或按喇嘛教规进行,或按萨满教规进行。推荐阅读:水族舞蹈文化

本文来自网络或者会员投稿,只为了传播更多内容,不对真实性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zmdyf.com/75711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